适量食用沙棘不会导致皮肤变黄,但过量摄入可能引起暂时性肤色变化。沙棘富含β-胡萝卜素等类胡萝卜素,这类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时可能引发胡萝卜素血症,表现为皮肤暂时性黄染,尤其常见于手掌、足底等部位。这种现象属于生理性变化,停止摄入后会逐渐消退,无需特殊治疗。
沙棘中的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具有抗氧化和促进皮肤健康的作用。正常饮食中,类胡萝卜素的吸收率约为20%-30%,但当短期内大量摄入高浓度胡萝卜素的食物如沙棘、胡萝卜、南瓜,超出肝脏代谢能力时,未转化的色素会沉积在皮下组织。与黄疸不同,胡萝卜素血症不会引起眼白或黏膜黄染,且无肝功能异常。每日摄入超过30毫克β-胡萝卜素约200克沙棘果可能增加风险,但个体代谢差异较大,部分人群对色素更敏感。
食用沙棘时需注意控制每日摄入量,尤其是沙棘油或浓缩果汁等高浓度产品。孕妇、儿童及代谢功能较弱者应更谨慎。若出现皮肤发黄,可暂停食用并观察2-4周,通常色素会自然代谢。同时需排除其他可能病因,如肝胆疾病或贫血。日常饮食建议多样化,避免长期单一大量摄入富含色素的食物,以确保营养均衡且避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