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普康




怎样检查过敏源 2024-11-12

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检查过敏源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液检查、斑贴试验、激发试验、食物日记排查,具体分析如下:



1.皮肤点刺试验:皮肤点刺试验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者对该致敏原过敏,在15-20分钟内点刺部位会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风团和红晕反应。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速,能检测多种常见的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牛奶等,但可能受到患者皮肤状态和正在使用的药物影响,如使用抗组胺药物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2.血液检查:血液检查主要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IgE抗体。通过抽取患者血液,在实验室中分析血液中针对各种过敏原的IgE水平。其优点是不受药物影响,对于一些不能进行皮肤试验的患者,如皮肤划痕症患者或正在使用某些影响皮肤试验药物的患者较为适用。不过,血液检查的费用相对较高,检测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而且不能即时出结果,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3.斑贴试验:斑贴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接触性皮炎的过敏原。将可疑的过敏原制成试剂贴于患者背部或前臂内侧皮肤,经过48-72小时后观察皮肤反应。如果局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反应,则提示对该物质过敏。这种方法对于检测化妆品、金属、橡胶等接触性过敏原非常有效。但斑贴试验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的刺激反应,有时难以区分是过敏反应还是刺激反应,而且需要患者保持贴敷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等影响结果的行为。



4.激发试验:激发试验包括口服激发试验、鼻激发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根据怀疑过敏的部位和类型选择不同的激发方式。例如口服激发试验用于食物过敏的诊断,在严密观察下让患者摄入少量可疑的致敏食物,观察是否出现过敏症状。这种方法能直接观察患者对过敏原的反应,准确性较高,但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所以必须在具备抢救设备和专业人员的医疗环境下进行。



5.食物日记排查:食物日记排查是一种自我检测的方法。患者需要详细记录每天所吃的食物种类、数量以及身体出现的任何不适症状。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分析可能导致过敏的食物。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设备和医疗干预,但需要患者有较强的自律性和观察力,而且对于确定过敏原的准确性相对较低,可能存在多种食物混合影响判断的情况。



在进行过敏源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正在服用的药物等信息,检查过程中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检查后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的处理或治疗。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