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痒疹是一种发生于妊娠期的瘙痒性皮肤病。
妊娠痒疹通常在妊娠期间出现,尤其多见于妊娠的中晚期。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与孕妇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关。在孕期,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巨大波动,这可能影响到皮肤的生理功能,导致皮肤出现瘙痒性的皮疹。同时,孕妇的免疫系统在孕期也会发生适应性变化,这种免疫状态的改变也可能参与了妊娠痒疹的发病过程。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孕妇的精神状态等也可能与妊娠痒疹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
从临床表现来看,妊娠痒疹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瘙痒性的丘疹,这些丘疹大小不一,可孤立存在,也可融合成片。瘙痒往往是比较剧烈的,严重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由于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结痂,甚至继发感染。皮疹好发于躯干部位,尤其是腹部,但也可出现在四肢等其他部位。在诊断方面,主要依据患者处于妊娠期,出现典型的瘙痒性皮疹这一特征,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皮肤瘙痒的疾病,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对于妊娠痒疹的治疗,由于处于孕期这一特殊时期,治疗相对较为棘手。一般会首先选择外用药物来缓解瘙痒症状,如一些温和的止痒剂、糖皮质激素药膏等,但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时需要谨慎权衡利弊。同时,也会建议孕妇尽量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纯棉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如果瘙痒严重影响睡眠等生活质量,在必要时也可能会采取一些系统治疗措施,但都需要在确保胎儿安全的前提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