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是否得了多囊卵巢

男,0岁 2020-05-15

病情描述:如何鉴别是否得了多囊卵巢

多囊卵巢综合征英文缩写是pcos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在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他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的研究呢,认为可能是由于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他的内分泌特征呢有如下这几点,一是雄激素过多。二是雌酮过多。三是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增大。四是胰岛素过多。产生这些变化的可能机制,有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以及呢,肾上腺内分泌功能的异常。本病多起病于青春期,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月经失调、雄激素过量和肥胖。那么月经失调是最主要的症状。多表现为月经稀发、周期35天到6个月不等。或者是闭经。那闭经前呢,常常有经量的过少或者是月经稀发。也可以表现为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或者是经期或者是经量没有规律性。再一个呢,就是不孕。生育年龄的妇女,因为排卵障碍导致不孕。还有多毛。痤疮、肥胖以及呢,黑棘皮症。辅助检查。那么基础体温测定表现为单向型的基础体温曲线。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增大。一侧或者是两侧的卵巢各有12个及以上直径2到9毫米的无回声区。围绕在卵巢的边缘。呈车轮状的排列,称为项链征那么连续监测未见主导卵泡发育及排卵的迹象。另外还可以通过腹腔镜检查。观察卵巢的特征。以及进行诊断性的刮宫。那么刮出的内膜呈不同程度增生期的改变。没有分泌期的变化。再有呢,就是通过抽血化验检查。做雄激素的检查。还有就是血清fsh和lh的比值发生变化。pos的诊断呢,他是一个排除性的诊断。那么目前采用较多的是,鹿特丹的标准。第一稀发排卵或者是无排卵。二、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三、卵巢多囊改变。三项中符合两项,并且排除其他高雄激素的病因。那为适合我国临床实际。卫生部就颁发了一个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具体呢,就是月经稀发闭经或者是不规则子宫出血。是诊断的必须条件。同时,符合下列两项中的一项,并且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和排卵异常的疾病即可以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症。第一点是,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或者是高雄激素血症。第二点就是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治疗呢第一,就是调整生活方式,肥胖的患者要控制饮食,还有增加运动。第二点呢,就是药物治疗来调节月经周期。可以口服避孕药,还有就是孕激素后半周期的疗法。再有呢,就是降低雄激素的水平。还有改善胰岛素的抵抗以及诱发排卵。那么如果这些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话还可以做腹腔镜下卵巢的打孔术以及卵巢的楔形切除术。

2020-05-15

相关问答

如何鉴别是否得了多囊卵巢综合征

毛滢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在临床上是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者

如何鉴别是否卵巢囊肿

毛滢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卵巢囊肿,往往是在妇科检查的时候发现的。卵巢囊肿的种类有很多,包括有生理性的卵巢

如何鉴别是否得了多囊卵巢

毛滢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者是生化表现、稀发排卵或无排卵以及卵巢多

多囊卵巢如何鉴别

乐华 副主任医师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在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

如何鉴别是否得了多囊卵巢综合症

毛滢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的疾病,在临床上主要以雄激素过高或者是生化

如何鉴别是否得了卵巢卵黄囊瘤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卵巢卵黄囊瘤,又称内胚窦瘤,是一种卵巢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一般表现

如何鉴别是否得了卵巢浆液性良性囊腺瘤

毛滢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卵巢的浆液性囊腺瘤是卵巢肿瘤的一种形式,浆液性囊腺瘤是一种良性的卵巢肿瘤。临床表

如何鉴别是否得了卵巢巧克力囊肿

居宝芹 主任医师  淮北矿工总医院

当怀疑女性患有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时候,需要根据女性的具体临床症状,妇科检查结合一些

卵巢囊肿和卵巢癌如何鉴别

邱金宝 副主任医师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卵巢囊肿和卵巢癌最主要的鉴别是彩超。卵巢囊肿彩超可见囊性的病灶,里面可能是液体。

如何鉴别是否得了卵巢囊肿蒂扭转

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妇科急症的一种,常常表现为急性下腹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常常腹痛

加载中...

点击加载更多

没有更多了

杏林普康

客服电话:0756-7770907  客服微信:yswx066 客服邮箱:kangpuyun@xinglinpukang.com © 2024, XINGLINPUK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116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全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学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