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B超检查发现黄体属于常见现象,黄体是排卵后形成的生理性结构、妊娠早期黄体分泌孕酮维持胚胎发育、黄体通常在孕中期逐渐萎缩、部分孕妇可能出现黄体囊肿但多数无害、B超显示黄体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具体分析如下:
1.黄体是排卵后形成的生理性结构: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形成黄体,内含黄色脂质细胞。妊娠状态下黄体持续存在,直径通常小于3cm,B超表现为卵巢内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区。黄体在妊娠早期具有重要功能,其存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2.妊娠早期黄体分泌孕酮维持胚胎发育:黄体分泌的孕酮能促进子宫内膜蜕膜化,为胚胎着床提供营养支持。孕8周前胎盘未完全形成时,黄体是孕酮的主要来源。若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导致流产风险增加,需通过激素水平监测评估。
3.黄体通常在孕中期逐渐萎缩:随着胎盘形成并接管孕酮分泌功能,黄体在妊娠12周后逐渐退化。B超随访可观察到黄体体积缩小直至消失。少数情况下黄体持续存在至孕晚期,但无病理意义。
4.部分孕妇可能出现黄体囊肿但多数无害:妊娠期黄体可能增大形成囊肿,直径超过3cm称为黄体囊肿。多数为单侧、无分隔的囊性结构,内部可见血流信号。囊肿通常无症状,孕中期自行消退,极少数可能发生扭转或破裂。
5.B超显示黄体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黄体的形态、大小、血流特征需与妊娠周数、激素水平共同分析。若伴随腹痛、阴道出血或孕酮异常,需排除黄体功能不全或宫外孕。单纯B超显示黄体无需过度干预。
孕期发现黄体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囊肿破裂。出现持续腹痛或异常出血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黄体功能正常发挥,饮食注意均衡营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