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在传统医学中有用于治疗鹅口疮的记载,但其疗效缺乏现代医学研究的充分验证。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白斑,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发。传统医学认为一枝黄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民间常以煎水含漱或外敷方式缓解症状。现代临床治疗鹅口疮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如制霉菌素或氟康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一枝黄花含有黄酮类、挥发油等成分,可能对炎症和微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部分民间验方将其与金银花、甘草等配伍使用,以增强效果。但需注意,植物药材的活性成分浓度不稳定,且个体差异可能导致效果迥异。未经处理的鲜品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口腔黏膜刺激或皮疹。婴幼儿使用时更需谨慎,误吞或过量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适。
使用一枝黄花前应咨询专业医师,避免延误规范治疗。孕妇、哺乳期女性及过敏体质者不宜自行尝试。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持续不愈,需立即停用并就医。传统疗法可作为辅助手段,但不可替代抗真菌药物治疗。储存时需注意防潮霉变,煎煮前彻底清洗以减少杂质污染。现代医学强调病因治疗,局部涂抹碳酸氢钠溶液或抗真菌药物仍是首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