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的受体主要包括α受体和β受体两大类,这两类受体又进一步分为多种亚型,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介导交感神经的兴奋效应。
α受体分为α₁和α₂两种亚型。α₁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瞳孔开大肌、膀胱括约肌等部位,激活后引起血管收缩、瞳孔扩大、膀胱括约肌收缩等反应。α₂受体则主要存在于突触前膜和中枢神经系统,负反馈调节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β受体分为β₁、β₂和β₃三种亚型。β₁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率;β₂受体主要存在于支气管、血管平滑肌和肝脏,介导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和糖原分解;β₃受体则主要分布在脂肪组织,促进脂肪分解。
不同组织器官的受体分布和功能存在差异,临床用药需根据目标受体选择特异性药物。例如,β₁受体激动剂可用于强心,而β₂受体激动剂常用于治疗哮喘。长期使用某些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可能导致受体敏感性改变,影响疗效或引发不良反应。在药物设计和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受体的分布、功能及调节机制,以实现精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