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用的消炎药包括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洛、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以及中成药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具体分析如下:
1.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常见剂型包括颗粒剂和混悬液,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可能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使用前需确认无青霉素过敏史。
2.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洛:头孢克洛为第二代头孢菌素,抗菌谱较广,对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阴性菌有效。常用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剂型以干混悬剂为主,口感较好。需注意与青霉素可能存在交叉过敏,用药期间避免与含钙食物同服。
3.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阿奇霉素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起效,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效果显著。适用于肺炎、鼻窦炎等。半衰期长,通常采用服3天停4天的短疗程方案。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4.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主要用于退热和缓解疼痛。儿童剂型为混悬滴剂或颗粒,需间隔6-8小时给药。长期使用可能损伤胃黏膜,避免空腹服用。
5.中成药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成分包括蒲公英、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用于轻症咽炎、腮腺炎等。需辨证使用,风寒感冒者禁用。可能出现恶心、腹泻等反应,不宜与寒凉食物同服。
使用消炎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不同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联合用药时需告知医生当前用药情况。观察用药后反应,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立即就医。保存药品时注意避光防潮,过期的药物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