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疼痛可以通过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流通,对肌肉、关节疼痛具有明确疗效。临床针灸能促进内啡肽分泌,抑制痛觉传导,尤其对肩颈痛、腰腿痛等肢体疼痛效果显著。
针灸治疗四肢疼痛需根据具体病因选穴。风寒湿痹引起的疼痛常取足三里、阳陵泉等祛风散寒穴位;劳损性疼痛多选择阿是穴配合局部取穴;神经性疼痛则侧重合谷、太冲等调节经络的穴位。治疗时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配合电针或温针可增强效果。急性疼痛一般3-5次见效,慢性疼痛需坚持10-15次疗程。现代超声成像技术证实,针灸能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软组织水肿,这是缓解疼痛的关键机制。
针灸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操作下进行。凝血功能障碍、皮肤感染或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不宜施针,孕妇四肢部分穴位需禁用。治疗前后避免剧烈运动,空腹或过度疲劳时易出现晕针。若疼痛伴随发热、麻木或持续加重,需排除骨折、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后再行针灸。部分患者初期可能出现短暂疼痛加重,属正常经络调整反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使用一次性无菌针具,结合推拿或中药可提升整体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