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肝的症状包括腹部胀痛、消化功能异常、腹部肿块、肝功能减退、继发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腹部胀痛:多囊肝患者常感到腹部持续性胀痛或钝痛,疼痛部位多位于右上腹或中上腹。随着囊肿增大,肝包膜受到牵拉或周围器官受压,疼痛可能加剧。部分患者在进食后或体位改变时症状加重,平卧休息可稍缓解。囊肿内出血或感染时,疼痛可能突然加重并伴随发热。
2.消化功能异常:囊肿压迫胃肠道会导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胃部受压可能出现早饱感,肠道受压可引起便秘或腹泻。长期消化吸收不良可能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胆汁排泄受阻时可能出现脂肪泻,粪便呈陶土色并伴有皮肤瘙痒。
3.腹部肿块:增大的肝脏可在右肋缘下触及质地较硬的肿块,表面呈结节状。肿块通常无压痛,随呼吸上下移动。囊肿数量多且体积大时,腹部外观可见膨隆,严重者腹围明显增大。触诊时可感到肝脏表面凹凸不平,叩诊呈浊音。
4.肝功能减退:晚期患者可能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肝功能不全表现。血清白蛋白降低导致下肢水肿,胆红素升高引起皮肤巩膜黄染。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容易出现皮下瘀斑或消化道出血。部分患者出现肝掌或蜘蛛痣。
5.继发感染:囊肿合并感染时表现为发热、寒战、局部压痛。感染多由细菌经胆道或血行播散引起,脓性分泌物积聚可形成肝脓肿。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严重感染可能引发败血症,需要及时抗感染治疗。
多囊肝患者应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囊肿变化,避免腹部外伤导致囊肿破裂。出现发热或腹痛加剧需立即就医,饮食以低脂易消化为主。合并高血压或肾功能异常时需要评估是否伴有多囊肾病,严格控制水分和盐分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