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有可能会引起水泡。
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某些病毒感染人体后,除了引起常见的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还可能影响皮肤黏膜。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能在感冒期间发作,这种病毒平时可能潜伏在人体神经节内,当身体因感冒而免疫力下降时,就容易活跃起来,在口唇周围等部位引发成簇的小水泡,也就是单纯疱疹。这是因为病毒侵犯了皮肤黏膜交界处的细胞,导致细胞病变,形成水泡样的改变。而且,一些其他的病毒感染也可能在皮肤上有特殊表现,虽然不是典型的水泡,但可能出现类似皮疹等情况,这与病毒引发的免疫反应以及对皮肤组织的直接损害等多种因素有关。
另外,从身体整体的免疫反应角度来看,感冒时身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应激状态,在对抗病毒的过程中,免疫系统的一些调节机制可能出现紊乱。这种紊乱可能会导致皮肤的一些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增多,再加上病毒本身或者其代谢产物对皮肤细胞的刺激,就更容易促使水泡的形成。同时,一些患者在感冒期间可能会因为发热等不适而搔抓皮肤,这也增加了皮肤受损并出现水泡等异常情况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