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盲癌通常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以II期和III期较为常见。由于回盲部位置隐蔽且早期症状不典型,早期发现率较低,多数患者因肠梗阻、贫血或腹部包块等明显症状就诊时,肿瘤已出现局部浸润或淋巴结转移。
回盲癌的分期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密切相关。II期肿瘤已穿透肠壁肌层但未扩散至淋巴结,III期则伴随区域淋巴结转移。该部位肿瘤易被误诊为阑尾炎或肠结核,且常规体检难以筛查,导致诊断延迟。进展期患者可能出现便血、体重下降及肠套叠等并发症,部分病例因肿瘤体积较大或引发急腹症才被发现。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和结肠镜是明确分期的关键,可评估肿瘤范围及转移情况。
确诊后需尽快完善全身评估,排除肝、肺等远处转移。治疗方案需结合分期制定,II期以手术为主,III期需联合化疗。定期监测CEA等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复查对预后判断很重要。日常出现持续腹痛、排便习惯改变或不明贫血时,应提高警惕并及时就医,避免误诊漏诊。回盲癌预后与分期直接相关,早诊早治可显著改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