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炎是内耳迷路发生炎症的疾病,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影响平衡和听力功能。
迷路炎主要分为浆液性和化脓性两类。浆液性迷路炎多由中耳炎扩散引起,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化脓性迷路炎症状更严重,可能伴随剧烈眩晕、耳鸣及听力丧失,甚至引发脑膜炎等并发症。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听力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治疗以抗感染为主,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则对症处理。严重病例可能需手术引流或清除病灶。
预防迷路炎需积极治疗中耳炎及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耳部进水或外伤。发病期间应卧床休息,减少头部活动,防止跌倒。眩晕严重时需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长期听力下降或平衡障碍者需康复训练。若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警惕颅内感染。合理用药,避免耳毒性药物滥用。定期复查听力及前庭功能,监测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