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治疗主要包括补液防脱水、调整饮食结构、使用益生菌、避免滥用抗生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补液防脱水:病毒性腹泻容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是关键,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液。补液时需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加重肠胃负担。
2.调整饮食结构:腹泻期间应继续喂养,但需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面条等,避免高糖、高脂肪及乳制品。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
3.使用益生菌: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可缩短腹泻病程,常用制剂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菌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
4.避免滥用抗生素:病毒性腹泻由病毒感染引起,抗生素无效且可能破坏肠道正常菌群。仅在合并细菌感染时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用药。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尿量,监测体温、精神状态等。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嗜睡或尿量明显减少,需立即就医。
治疗过程中需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防止红臀。餐具、衣物应单独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减少病毒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