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改善小孩尿床症状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尤其对于功能性遗尿症,通过调理体质、温补肾阳或健脾益气等方法,可能帮助缓解症状。中医认为尿床多与肾气不足、脾肺气虚或下焦虚寒有关,中药治疗可针对个体差异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将小孩尿床分为不同证型,常用方剂如缩泉丸、桑螵蛸散等,以温补肾阳、固涩小便。对于脾肺气虚型,可能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增强脾肺功能以减少夜间尿量。部分单味药如益智仁、山药、芡实等也有固肾缩尿作用。针灸或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常作为辅助手段。需注意,中药起效较慢,通常需连续服用1-2个月,并配合生活习惯调整,如睡前限水、定时唤醒排尿等。
使用中药需严格遵循中医师指导,避免自行用药。部分药材可能引起过敏或消化不良,服药期间应观察是否有食欲减退、腹痛等反应。若尿床伴随尿频、尿痛或发育迟缓,需排除泌尿系统感染、脊柱裂等器质性疾病,此时中药仅作为辅助手段。长期遗尿可能影响心理状态,家长应避免责备,以鼓励为主。中药治疗期间可记录排尿日记,便于医师评估疗效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