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遗尿症是指在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的现象,常见于儿童,少数情况持续至成年。主要原因包括生理发育延迟、激素分泌异常、膀胱功能不成熟或遗传因素,心理压力或睡眠过深也可能诱发。
生理因素是夜间遗尿症的主要成因。抗利尿激素ADH夜间分泌不足会导致尿液产生过多,超过膀胱容量。膀胱肌肉发育不完善或容量较小也可能无法有效储存尿液。遗传倾向明显,父母有遗尿史,子女发生率较高。神经系统发育延迟可能影响大脑对膀胱充盈信号的感知,导致无法及时醒来排尿。心理因素如焦虑、家庭环境变化或学业压力可能加重症状,但通常并非独立病因。睡眠过深时,大脑对排尿信号的抑制功能减弱,也可能导致无意识排尿。
注意区分原发性与继发性遗尿。原发性指从未建立夜间控尿能力,继发性可能由糖尿病、尿路感染或脊柱隐裂等疾病引发,需就医排查。避免睡前过量饮水,尤其含咖啡因或糖分饮料。使用尿床报警器或规律排尿训练有助于改善症状。家长需耐心引导,避免责备加重心理负担。若持续至8岁以上或伴随尿频、疼痛,应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采用药物或行为疗法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