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鼻子可能导致单侧鼻塞,但通常为暂时性现象。频繁或用力抠挖鼻腔可能刺激黏膜,引发肿胀或损伤,从而影响通气功能。若伴随感染或出血,鼻塞症状可能加重或持续更久。
鼻腔内部覆盖着脆弱黏膜,分布丰富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外力刺激易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尤其当指甲划伤黏膜时,可能形成结痂或诱发感染,进一步阻塞鼻腔通道。反复机械刺激可能破坏鼻毛屏障功能,使灰尘和病原体更易滞留,加重堵塞感。部分人群因过敏体质或慢性鼻炎,黏膜敏感性更高,轻微刺激即可诱发明显水肿。
避免直接用手接触鼻腔,改用生理盐水喷雾或洗鼻器清洁。若出现持续鼻塞、脓性分泌物或出血,需警惕继发感染,及时就医排查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器质性问题。日常保持室内湿度,减少干燥刺激。修剪指甲并清洁双手可降低黏膜损伤风险。儿童群体更需监督纠正抠鼻习惯,因免疫系统未完善,感染风险更高。若单侧鼻塞伴随嗅觉减退或头痛,需排除肿瘤等严重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