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可能导致流黄鼻涕。黄鼻涕通常提示存在细菌感染或炎症反应,鼻腔内白细胞与病原体对抗后产生的分泌物混合,形成黄色脓性鼻涕。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发作或鼻窦炎都可能出现这一症状,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流黄鼻涕的机制与鼻腔黏膜炎症密切相关。当病毒或细菌侵入鼻黏膜时,免疫系统会释放大量中性粒细胞参与防御。这些细胞死亡后释放的酶类物质与病原体残骸混合,使鼻涕呈现黄色或黄绿色。过敏性鼻炎通常以清水样鼻涕为主,但若继发细菌感染,也可能出现黄涕。鼻窦炎患者的黄涕通常更黏稠,可能伴有头痛、面部压迫感。长期流黄鼻涕需警惕真菌性鼻窦炎或牙源性上颌窦炎等特殊类型。
出现黄鼻涕时应注意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原体逆行感染中耳或鼻窦。保持室内湿度,适当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缓解症状。若黄涕持续超过10天、伴随发热或嗅觉减退,需及时就医排查细菌性鼻窦炎。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滥用。过敏体质者应远离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吸烟或接触污染空气可能加重黏膜炎症,需尽量避免。儿童反复流黄涕需排除鼻腔异物或腺样体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