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结核药物,常用的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等。这些药物通常需要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并减少耐药性。治疗方案通常分为强化期和巩固期,强化期使用多种药物快速杀灭结核菌,巩固期则减少药物种类以彻底清除残留病菌。
抗结核治疗的核心是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异烟肼和利福平是基础药物,对结核菌有强效杀菌作用;吡嗪酰胺在酸性环境中效果显著,能杀灭潜伏菌;乙胺丁醇主要用于防止耐药性产生;链霉素则多用于重症或耐药病例。标准治疗方案通常为6个月,前2个月为强化期,后4个月为巩固期。若出现耐药性,需调整药物组合,疗程可能延长至9-24个月。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等,以监测药物副作用。
治疗肺结核需严格遵医嘱,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否则易导致治疗失败或耐药。部分药物可能引起肝损伤、胃肠道不适、视力模糊等副作用,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饮酒,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和休息有助于康复。患者需佩戴口罩,避免传染他人,密切接触者也应接受筛查。耐药结核病治疗难度大,预防的关键在于规范用药和完成全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