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感冒时,治疗的核心是缓解症状、保证休息与观察病情发展。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通常无需抗生素,对症护理即可帮助恢复。若症状较轻,居家观察为主;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需及时就医。
感冒初期,可采取物理降温缓解发热,如温水擦拭或减少衣物。鼻塞时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吸鼻器清理鼻腔,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增加饮水量,选择温热的流质食物,如粥或汤,有助于补充水分和能量。咳嗽时避免盲目使用止咳药,蜂蜜水1岁以上或空气加湿可能缓解不适。注意室内通风,避免接触冷空气或二手烟。若体温超过38.5℃且孩子明显不适,可遵医嘱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随意使用复方感冒药,尤其是6岁以下儿童,可能引发副作用。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滥用会加重耐药风险。若发热持续3天以上、精神萎靡、拒食或出现皮疹,应立即就医。日常预防更重要,勤洗手、接种流感疫苗、均衡饮食可降低感染概率。感冒期间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恢复。若家中其他成员出现类似症状,需注意隔离,减少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