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常规检查主要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存在感染、出血或免疫性疾病。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压力、细胞计数、蛋白和糖含量均在特定范围内。异常结果可能提示脑膜炎、脑炎、多发性硬化等疾病,需结合临床症状与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脑脊液常规检查包括外观、压力测定、细胞计数与分类、生化分析等项目。正常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低于5个/μL,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为15-45mg/dL,糖含量为血糖的50-70%。若出现浑浊或血性外观,可能提示细菌感染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白细胞显著增多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病毒性脑膜炎则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蛋白升高可见于感染、肿瘤或吉兰-巴雷综合征,糖降低则多见于结核性或隐球菌性脑膜炎。压力增高可能与颅内压升高或脑水肿相关。
进行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前需排除颅内压增高风险,避免脑疝发生。检查后需平卧4-6小时以减少低颅压性头痛。结果解读需结合病史、体征及其他实验室检查,避免孤立判断。部分药物或操作因素可能干扰结果,如创伤性穿刺导致红细胞污染。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需同时进行细菌培养、PCR等检测以提高诊断准确性。特殊人群如婴幼儿或免疫缺陷患者,结果范围可能与常规标准存在差异,需个体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