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头骨折确实可能导致腓总神经损害。腓总神经在腓骨头和腓骨颈附近走行,位置表浅且固定,骨折时的移位、血肿或骨痂形成都可能压迫或牵拉神经,引发损伤。临床统计显示,约10%-20%的腓骨头骨折病例会合并腓总神经功能障碍,需引起高度重视。
腓总神经损伤的机制主要与局部解剖特点相关。该神经绕过腓骨颈时仅被薄层软组织覆盖,骨折后骨片锐缘可能直接切割神经,或由于创伤后肿胀、石膏固定不当造成继发压迫。典型表现为足背屈和外翻无力垂足、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减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神经失用,表现为暂时性传导阻滞,而轴突断裂或神经离断则需手术干预。早期神经电生理检查可明确损伤程度,MRI能显示神经受压位置。治疗上需根据损伤类型选择方案,非手术治疗包括支具固定、营养神经药物及康复训练;若3个月无恢复迹象或存在明确神经卡压,需行神经松解或吻合术。
腓骨头骨折患者需定期复查神经功能,伤后72小时内密切观察足部肌力及感觉变化。避免过早负重或局部热敷加重肿胀,石膏固定时应在腓骨头处充分塑形减压。康复期需佩戴踝足矫形器预防足下垂畸形,结合电刺激促进神经再生。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麻木或肌力下降,需警惕血肿扩大或骨痂压迫,及时就诊。糖尿病患者或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更易出现不可逆损伤,需加强监测。远期随访需关注神经再生进度,部分严重损伤可能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