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一般在49天内可以选择药物流产,70天内可以进行手术流产,但具体时间需根据孕囊发育情况和医生评估确定。不同流产方式的适用周期存在差异,早期发现怀孕后应尽快就医检查,避免错过最佳处理时机。
药物流产适用于停经49天内的早期妊娠,通过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这种方式无需手术操作,但存在5%-10%的不全流产概率,可能需要二次清宫。手术流产分为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前者适用于孕6-10周,后者适用于孕10-14周。孕周计算从末次月经首日开始,超声检查确认孕囊位置及大小是必要前提。超过14周的妊娠终止属于中期引产,需住院实施且风险显著增加,多数国家对此有严格法律限制。
选择流产方式前必须进行详细体检,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和超声检查。存在宫外孕、生殖系统炎症或严重贫血等情况时需优先处理并发症。流产后需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和促宫缩药物,观察出血量及腹痛情况,出血超过月经量或持续发热需立即复诊。术后两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定期复查确认子宫恢复情况。反复流产可能导致宫腔粘连、继发不孕等远期并发症,科学避孕才是保护生育能力的根本措施。不同地区对流产周期及适应症的法律规定存在差异,所有医疗操作必须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