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可以作为多汗症的一种治疗选择。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自主神经系统,针灸能够帮助平衡汗腺分泌功能,临床观察显示其对原发性多汗症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多汗症的发生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密切相关,针灸通过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发挥作用。常选穴位包括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这些穴位具有清热敛汗、调和营卫的功效。连续治疗4-6周后,约60%-70%的患者出汗量明显减少,尤其对手掌、腋下等局部多汗效果较显著。针刺配合艾灸或电针可增强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体温中枢及β-内啡肽分泌有关。对于继发性多汗症需同时处理原发病,针灸起辅助作用。
接受针灸治疗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避免消毒不当引发感染。孕妇、出血体质或皮肤破损者慎用,过度疲劳或空腹状态下可能出现晕针。治疗期间需记录出汗频率与量,配合医师调整方案。若出现心慌、头晕等异常反应需立即告知医师。部分患者初期可能出现症状短暂加重,通常持续2-3次治疗后缓解。需注意针灸疗效存在个体差异,严重多汗者建议结合中药或西医手段综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