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麻风疫苗后出现发烧是常见的免疫反应,通常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过度担忧。疫苗中的减毒活成分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过程中可能引起短暂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时间多在1-2天内自行消退。若体温未超过38.5℃且精神状态良好,可优先选择物理降温观察。
物理降温是应对疫苗后发热的安全方式。建议保持环境通风,减少衣物包裹,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脱水。若体温超过38.5℃或伴随异常哭闹、嗜睡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但需避免阿司匹林类药物。持续高热超过48小时或出现皮疹、抽搐等严重反应,需立即就医排查其他感染或并发症。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不要覆盖过多衣物或使用酒精擦浴。哺乳期母亲可正常喂养,无需中断。记录发热时间和体温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需注意区分疫苗反应与疾病症状,若接触过麻疹或风疹患者后发热,应及时告知医生。疫苗相关发热通常不会遗留后遗症,正确处理即可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