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具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在中医临床中可用于治疗惊厥相关病症。作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其性味辛温,归胃、肝经,传统应用以祛风痰、定惊搐见长,尤其对风痰壅盛所致的抽搐、癫痫等症有明确疗效。现代药理学白附子所含的次乌头碱、皂苷等成分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放电,延长惊厥潜伏期,从而发挥镇静止痉效果。
白附子治疗惊厥的机制主要体现于两方面,一是通过祛除经络风痰,改善气血运行障碍,缓解肌肉强直或阵挛;二是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如降低谷氨酸过度释放,增强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作用。临床常与全蝎、僵蚕等配伍,如经典方剂牵正散,用于中风后口眼歪斜合并肢体抽搐。动物实验证实,白附子提取物可显著降低戊四氮诱导的小鼠惊厥发作强度,其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
使用白附子需严格遵循中医辨证原则,不可自行滥用。该药有一定毒性,生品需炮制减毒,内服剂量通常控制在3-6克,过量可能导致口腔麻木、呕吐甚至心律失常。孕妇、阴虚阳亢者禁用,避免与半夏、瓜蒌等相反药物同用。现代医学中的器质性脑病如脑炎、肿瘤所致惊厥需优先明确病因,中西医结合治疗更为稳妥。用药期间应监测肝肾功能,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