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腺样体可能改善部分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鼻窦炎症状,但无法保证彻底治愈。腺样体作为鼻咽部的淋巴组织,过度增生可能阻塞后鼻孔,影响鼻腔引流,从而诱发或加重鼻窦炎。手术切除后,鼻腔通气及分泌物排出得到改善,部分患者的鼻窦炎症状会明显缓解。鼻窦炎的病因复杂,若合并过敏、感染或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单纯腺样体切除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腺样体肥大常见于儿童,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炎症刺激密切相关。手术通常在全麻下进行,采用低温等离子或传统刮除术,创伤较小且恢复较快。术后需结合鼻腔冲洗、抗炎治疗等综合管理,以降低鼻窦炎复发风险。对于合并过敏性鼻炎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术后仍需长期控制原发病。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术后腺样体残留或再生,需定期复查鼻内镜评估效果。
术后需密切观察是否有出血、发热等并发症,避免剧烈运动及辛辣饮食。鼻腔护理尤为关键,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2周,减少分泌物滞留。若术后鼻塞、流脓涕等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需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真菌性鼻窦炎、鼻息肉或其他解剖变异。长期疗效与个体差异、术后护理及病因控制密切相关,建议在耳鼻喉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