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雾化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祛痰药以及抗过敏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支气管扩张剂:通过松弛气道平滑肌缓解喘息症状,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痉挛发作。常用药物如沙丁胺醇,起效迅速但可能引起心悸等反应,需严格控制剂量。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减少全身副作用。
2.糖皮质激素:具有强效抗炎作用,用于控制气道慢性炎症。布地奈德是典型代表,长期使用需监测口腔黏膜,雾化后需漱口以避免真菌感染。该药需规律使用,不可突然停药。
3.抗胆碱能药物:阻断迷走神经对气道的收缩作用,常与支气管扩张剂联用。异丙托溴铵能减少黏液分泌,但可能引发口干或视力模糊,青光眼患儿慎用。雾化时避免药物接触眼睛。
4.祛痰药:分解黏稠痰液以促进排出,乙酰半胱氨酸是常见选择。该药可能刺激气道引发咳嗽,需配合拍背排痰。避免与抗生素混合雾化,以免降低药效。
5.抗过敏药物:用于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辅助治疗,如色甘酸钠。需提前使用以预防发作,对急性症状效果有限。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咽喉不适,雾化后饮水可缓解。
雾化前检查设备清洁,药液现配现用。治疗时选择坐位,确保面罩贴合面部。观察是否出现面色潮红或呼吸急促,异常时暂停并咨询医师。雾化后清洁面部并漱口,避免残留药物刺激。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根据症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