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炎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轻度急性上颌窦炎可能自愈,但慢性或严重情况必须及时就医,否则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上颌窦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上颌窦炎通常由感冒或细菌感染引起,症状包括鼻塞、面部胀痛、流脓涕等。部分轻度病例可能通过休息、多喝水和鼻腔冲洗缓解。但如果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加重,如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或视力问题,必须立即就医,避免感染扩散至眼眶或颅内。慢性上颌窦炎病程超过12周,常伴随鼻息肉或解剖结构异常,自愈可能性极低,需药物或手术治疗。长期不治疗可能导致嗅觉减退、慢性咳嗽,甚至引发支气管炎或中耳炎。
日常护理中,避免用力擤鼻以防炎症扩散。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有助于缓解症状。吸烟和接触污染物会加重病情,应尽量避免。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更需警惕病情恶化。若反复发作上颌窦炎,建议进行鼻窦CT检查明确病因。自行服用抗生素可能无效或导致耐药性,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及时干预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不可因症状轻微而忽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