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肝吸虫可能出现腹痛、消化不良、黄疸、肝区肿大、皮肤瘙痒。具体分析如下:
1.腹痛:肝吸虫寄生在胆管或肝脏内,刺激局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腹部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疼痛多集中在右上腹或中上腹,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加重。
2.消化不良:肝吸虫影响胆汁分泌和肠道消化功能,常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和体重下降。
3.黄疸:胆管被虫体或虫卵阻塞后,胆汁排泄受阻引发黄疸,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伴随皮肤瘙痒。
4.肝区肿大:肝脏因虫体长期刺激发生纤维化或炎症,触诊可发现肝脏肿大且质地变硬,部分患者伴有压痛或叩击痛。
5.皮肤瘙痒:胆汁淤积时胆盐沉积于皮下,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常见于手掌和脚底,夜间可能加重,抓挠后无皮疹但难以缓解。
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接触疫水后及时清洁皮肤,出现疑似症状尽早检查粪便或血液,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复查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