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需要做血液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痰液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气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检查: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血液检查还能评估炎症程度及机体免疫状态,对病情严重程度有辅助判断作用。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血红蛋白下降,提示贫血或慢性炎症。血液生化检查可观察电解质及肝肾功能,排除其他并发症。
2.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能直接显示肺部病变范围及性质,如斑片状阴影、肺实变或胸腔积液。影像学检查对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可区分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或其他肺部疾病。动态复查还能评估治疗效果,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
3.痰液检查:采集痰液进行涂片染色或培养,有助于明确病原体类型,如细菌、真菌或结核杆菌。痰液检查需在抗生素使用前完成,以提高检出率。对于无法咳痰的患儿,可采用吸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标本。痰液性状和量也能辅助判断病情进展。
4.病原学检查:通过咽拭子、鼻咽分泌物或血清学检测,确定病毒、支原体等特定病原体。分子生物学方法如核酸检测能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病原学检查对针对性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混合感染或耐药菌株情况下。部分检查需多次采样以提高准确性。
5.血气分析:通过动脉或毛细血管血检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酸碱平衡,评估呼吸功能及缺氧程度。血气分析对重症肺炎患儿的监护至关重要,可早期发现呼吸衰竭或代谢紊乱。结果异常需及时干预,如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
诊断过程中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检查结果的片面性。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重复检查以评估疗效。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检查带来的不适感。根据患儿年龄和配合程度选择合适方法,确保检查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