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白点可能是化脓的表现,常见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白点通常由脓性分泌物或炎性渗出物形成,伴随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诊断。
扁桃体表面出现白点最常见的原因是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感染时,扁桃体隐窝内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和细菌混合形成脓栓,表现为散在或融合的白点或白膜。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类似表现,但脓性分泌物较少。其他少见原因包括扁桃体结石、真菌感染或慢性炎症。伴随吞咽痛、发热、淋巴结肿大时,细菌感染可能性更高,需通过咽拭子培养或快速抗原检测确诊。
出现扁桃体白点需避免自行刮除或挤压,防止感染扩散。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细菌感染需足疗程抗生素治疗。发热期间多饮水,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减少刺激。反复化脓或伴随呼吸困难、颈部肿胀需警惕并发症,如扁桃体周围脓肿。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增强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者可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