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出现高血压并不属于正常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孕期高血压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威胁,属于妊娠期并发症的一种。无论是孕前已有高血压还是妊娠期新发的高血压,均需专业医疗干预和密切监测,以避免发展为更严重的子痫前期或子痫。
妊娠期高血压的病因复杂,可能与胎盘功能异常、血管内皮损伤、遗传因素或免疫调节失衡有关。血压升高会导致胎盘血流减少,影响胎儿营养供应,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或胎盘早剥等风险。孕妇可能出现头痛、视力模糊、水肿或尿蛋白异常等症状。诊断需结合多次血压测量、尿常规及血液检查,必要时通过超声或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况。轻度高血压可通过调整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及适度休息控制,中重度需药物干预,常用拉贝洛尔或甲基多巴等对胎儿安全的降压药。
孕期高血压管理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出现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需立即就医。饮食上需低盐高蛋白,补充钙镁制剂可能有助于预防病情进展。限制剧烈活动但保持适度散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仰卧。定期产检中需关注尿蛋白、肝肾功能及胎儿生长指标。若出现持续性头痛、上腹疼痛、呕吐或胎动异常,提示可能发生子痫前期,需紧急处理。产后仍需监测血压至恢复正常,部分产妇可能转为慢性高血压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