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鼻炎是指由于长期接触工作环境中的特定刺激物引发的鼻部炎症反应,属于职业病范畴。这类鼻炎与职业暴露密切相关,常见于粉尘、化学气体、过敏原等高风险环境的工作者,症状与普通鼻炎相似,但具有明确的职业关联性。
职业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工作场所的物理或化学刺激有关。例如,木材加工者长期吸入木屑粉尘,实验室人员接触甲醛等挥发性物质,或医护人员频繁暴露于乳胶手套中的过敏原,均可能导致鼻黏膜慢性炎症。典型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喷嚏及嗅觉减退,部分患者伴随眼结膜刺激或咽喉不适。诊断需结合职业暴露史、症状特点及过敏原检测,必要时需进行鼻内镜检查或黏膜活检以排除其他疾病。
预防职业性鼻炎需优先控制工作环境风险。建议加强通风、佩戴防护口罩,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出现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避免长期接触致病原导致病情加重。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调换工作岗位,同时需注意区分过敏性鼻炎与职业性鼻炎,后者症状通常在脱离工作环境后明显缓解。治疗以药物控制炎症为主,严重者需考虑脱敏疗法或免疫调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