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中出现宫缩乏力可按摩子宫、使用缩宫药物、宫腔填塞纱布、结扎血管或子宫动脉栓塞、必要时切除子宫。具体分析如下:
1.按摩子宫:剖腹产中发现宫缩乏力时,立即进行子宫按摩是首选措施。通过双手在腹部有节奏地按压子宫底部,刺激子宫肌肉收缩,促进胎盘剥离面血窦闭合。按摩需持续均匀,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子宫内翻。若效果不佳,可结合其他干预手段。
2.使用缩宫药物:缩宫素是治疗宫缩乏力的核心药物,通过静脉滴注或直接子宫肌层注射迅速起效。前列腺素类药物如卡前列素可增强收缩力,适用于缩宫素无效时。用药需严格掌握剂量,警惕高血压、恶心等副作用。
3.宫腔填塞纱布:当药物和按摩无效且出血活跃时,采用无菌纱布条紧密填塞宫腔,机械压迫止血。填塞需覆盖整个宫腔尤其胎盘附着面,24小时后逐步取出。操作需预防感染,配合抗生素使用。
4.结扎血管或子宫动脉栓塞:严重出血可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减少血流供应。介入放射下子宫动脉栓塞通过阻断血流止血,保留生育功能。需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出血量选择方案。
5.必要时切除子宫:上述措施均无效或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时,需行子宫次全或全切除术以挽救生命。手术需快速果断,术后密切监测并发症。
剖腹产中宫缩乏力的处理需根据出血量、产妇状况及医疗条件综合决策,早期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多学科协作与快速反应是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