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伴侣数量增加确实可能提高阴道炎的发生风险。阴道炎的发生与阴道微生态失衡密切相关,而性行为是影响微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频繁更换性伴侣或存在无保护性行为时,外源性病原体侵入、阴道pH值改变以及原有菌群紊乱的风险显著上升。
阴道炎的发病机制涉及多重因素。性行为过程中,精液或其他体液的介入可能暂时破坏阴道酸性环境,削弱乳酸杆菌的主导地位。不同性伴侣可能携带特定病原体,如细菌性阴道病相关厌氧菌、滴虫或念珠菌等,通过交叉传播引发感染。避孕套使用不足会大幅增加病原体暴露机会。需注意的是,阴道炎并非仅由性行为导致,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力下降、过度清洁等非性因素同样可能诱发炎症。个体差异也较大,部分人群即使性伴侣较多仍能维持微生态平衡,这与基因、激素水平及局部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预防阴道炎需采取综合措施。固定性伴侣并坚持正确使用避孕套可有效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避免阴道灌洗等破坏微环境的行为,选择透气棉质内裤有助于维持局部健康。出现异常分泌物、瘙痒或异味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病原体检测,而非自行用药。定期妇科检查能早期发现微生态异常,乳酸杆菌制剂等微生态调节剂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同时,伴侣双方共同治疗对预防复发性感染尤为重要,尤其针对滴虫性阴道炎等具有明确传染性的类型。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以增强免疫力也是基础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