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是中医对急性乳腺炎的特定称谓,指乳房部位因热毒壅滞或乳汁淤积引发的化脓性炎症,多发于产后哺乳期妇女。该病以乳房红肿热痛、结块化脓为主要特征,属于外科学痈的范畴,与现代医学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相对应。
乳痈的发病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密切相关。哺乳期女性因乳头皲裂、哺乳方式不当或情志不畅导致乳络阻塞,淤积的乳汁成为细菌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经破损乳头侵入引发感染。临床分为郁乳期、酿脓期、溃脓期三个阶段,初期乳房胀痛伴结块,皮肤微红;进展期疼痛加剧,肿块变软有波动感;脓成后可能自行破溃或需切开引流。中医认为肝胃郁热、气滞血瘀是内在病机,治疗强调以消为贵,郁乳期采用瓜蒌牛蒡汤疏肝清胃,外敷金黄散消肿散结;化脓期需托里透脓,必要时手术排脓。现代医学则以抗生素抗感染为主,配合吸乳器排空乳汁。
预防乳痈需保持乳头清洁,哺乳后清水擦拭;纠正婴儿含接姿势避免乳头损伤;定时排空乳汁防止淤积。出现乳房胀痛硬结时,可冷敷缓解疼痛,轻柔按摩促进排乳,但已化脓者禁止挤压。发热超过38.5℃或肿块波动感应立即就医,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注意与炎性乳腺癌鉴别,后者皮肤呈橘皮样改变且无全身发热症状。治疗期间保持情绪舒畅,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