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时长通常在15到30分钟之间,具体时间需根据体质、症状及灸法调整。温和灸、隔姜灸等不同手法的操作时长有所差异,初次体验建议从短时间开始逐步适应。
艾灸时间的长短受多重因素影响。体质虚弱或初次施灸者,单次10-15分钟为宜,适应后可延长至20-30分钟。急性病症如风寒感冒可采用短时重灸,每日1-2次;慢性调理则需长期坚持,每周3-4次。直接灸瘢痕灸操作时间较短但恢复期长,间接灸如隔盐灸可适当延长施灸时间。儿童皮肤娇嫩,单穴5-10分钟足够,老年人可参照成人标准适当缩减。季节变化也需考量,冬季可较夏季延长5分钟左右。随身灸等现代器具的使用,建议不超过40分钟以免低温烫伤。
施灸过程中需保持环境温暖避风,灸后2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皮肤感觉迟钝者、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温度与时间,防止无痛灼伤。孕妇腰骶部、大血管处禁止施灸,醉酒、过饥过饱状态下不宜操作。施灸后出现口渴属正常现象,宜饮用温水而非冷水。若出现晕灸现象头晕眼花,应立即停止并按压合谷穴。艾条熄灭需确保完全浸入水中,防止复燃。灸后局部出现红晕属正常反应,但若产生水泡需及时处理。每次施灸前后可轻拍灸处促进气血流通,同一穴位连续施灸建议间隔6-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