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狭窄进行尿道扩张有一定效果,尤其对于轻中度狭窄或术后瘢痕形成的情况。通过机械性扩张,可暂时缓解排尿困难,改善尿流率,但长期疗效受狭窄病因、位置及个体差异影响较大。
尿道扩张通过置入探条或球囊导管,逐步撑开狭窄段尿道。短期有效率可达60%-80%,尤其适用于外伤或炎症导致的单纯性狭窄。对于短段狭窄<2cm效果较好,但复发率较高,约30%-50%患者需重复操作或结合其他治疗。反复扩张可能加重瘢痕增生,因此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合并尿道感染、假道形成或复杂性狭窄如长段闭锁者,优先选择尿道成形术或内切开术。
操作前需完善尿培养、尿道造影等检查,排除活动性感染。术后可能出现血尿、尿痛,通常2-3天缓解。若发热或持续出血需警惕尿道损伤。建议术后多饮水、短期使用抗生素。每3-6个月复查尿流率,若最大尿流率<10ml/s提示复发可能。长期依赖扩张者需考虑手术干预,避免延误治疗时机。糖尿病患者或放射性狭窄患者效果较差,需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