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子宫炎的女性仍然有可能怀孕,但成功受孕的几率会受到炎症程度和治疗情况的影响。子宫炎作为常见的妇科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可能干扰受精卵着床或增加流产风险。通过规范治疗消除炎症后,多数患者的生育功能可逐步恢复,自然受孕机会将显著提高。
子宫炎对怀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炎症可能改变子宫内环境,使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慢性炎症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或堵塞;急性发作期可能引发发热等全身症状干扰排卵。轻度的子宫颈炎或子宫内膜炎经过抗生素治疗后,通常不会对生育造成长期影响。但若发展为盆腔炎性疾病或形成严重宫腔粘连,则需通过宫腔镜手术分离粘连后再尝试怀孕。部分反复发作的慢性子宫炎患者,建议在孕前进行子宫内膜活检和病原体筛查,确保子宫环境适合胚胎发育。
备孕期间发现子宫炎应暂停同房,避免交叉感染加重病情。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药物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可自行停药。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情况有助于评估子宫恢复状态。计划怀孕前建议复查白带常规、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及宫腔镜检查。孕期若发现既往子宫炎病史,需加强产检频率,特别注意孕早期激素水平和胚胎发育情况。避免盆浴、游泳等可能引发感染的活动,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饮食上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适度运动提升免疫力,有助于降低炎症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