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性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针对性用药、支持治疗及预防复发。寄生虫种类不同,治疗方案各异,需结合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同时兼顾患者全身状况与并发症管理。
寄生虫性尿路感染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原体制定方案。血吸虫感染首选吡喹酮,疗程与剂量依据感染程度调整。滴虫性尿道炎常用甲硝唑或替硝唑,需性伴侣同步治疗以避免交叉感染。丝虫感染以乙胺嗪为主,合并细菌感染时联合抗生素。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尤其长期用药者。对于梗阻性尿路病变,如血吸虫导致的输尿管狭窄,药物控制后可能需手术干预。补液、碱化尿液等支持治疗可缓解症状,促进寄生虫代谢产物排出。
注意事项包括严格遵循用药疗程,避免剂量不足导致耐药。治疗期间禁酒,尤其服用硝基咪唑类药物时。孕妇及肝病患者需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随访至关重要,治疗后需复查尿常规、病原学检测确认根治。流行区居民应加强卫生宣教,避免接触疫水,饮用煮沸水。若出现血尿、排尿困难加重或发热,需及时复诊排除并发症。实验室检查阴性但症状持续者,需考虑混合感染或非寄生虫因素,进一步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