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脑血管病的药物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降压药、降脂药和抗凝药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脑血管病风险,适用于高危人群或已有脑血管病史的患者。
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常用于预防缺血性卒中。降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可控制高血压,降低血管压力,减少脑出血或梗死风险。降脂药如他汀类能调节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延缓脑血管狭窄进展。抗凝药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适用于房颤患者,预防心源性血栓导致的脑栓塞。部分中成药如丹参、三七等也有辅助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使用预防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抗血小板药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长期服用需监测消化道反应;抗凝药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防止异常出血。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应谨慎选择药物种类。同时,药物预防需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等,才能更有效降低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