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护理主要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和预防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需要持续监测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加重,心率加快和呼吸频率增加可能反映呼吸功能不全。血压波动可能影响脑灌注,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血氧饱和度,确保氧合充足,必要时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
2.保持呼吸道通畅:卒中患者常伴有吞咽困难和咳嗽反射减弱,易导致误吸和分泌物潴留。护理时应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无法自主排痰的患者,可采用吸痰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床头抬高30度,减少误吸风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确保气道通畅。
3.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初始治疗可采用广谱抗生素,待明确病原体后调整用药方案。注意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耐药性。同时监测肝肾功能,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对于重症患者,可考虑联合用药或静脉给药。
4.加强营养支持: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影响免疫功能和组织修复。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优先选择肠内营养。对于吞咽困难患者,可采用鼻饲或胃造瘘管喂养。注意营养素的均衡摄入,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定期评估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5.预防并发症: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压疮和尿路感染等。应早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注意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护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神经科、呼吸科、感染科和营养科等。护理过程中应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护理方案。同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