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后遗症常见有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感觉异常、认知功能下降、情绪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肢体功能障碍:脑梗塞后常出现偏瘫或肌力减退,多因运动中枢或传导通路受损导致。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呈典型痉挛模式,部分伴随关节挛缩或肌肉萎缩。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运动功能,但严重者遗留永久性残疾。
2.语言障碍:表现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或混合性失语。运动性失语以表达困难为主,感觉性失语以理解障碍为特征。构音障碍因延髓或小脑受累导致发音含糊。语言康复需长期坚持,部分患者恢复有限。
3.感觉异常:常见患侧肢体麻木、刺痛或温度觉减退,偶有幻肢痛。深感觉障碍导致行走不稳,触觉缺失易引发烫伤或外伤。感觉恢复较运动功能更慢,且可能残留永久性异常。
4.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或执行功能障碍多见,与额叶、颞叶或海马区缺血相关。部分发展为血管性痴呆,表现为定向力丧失或计算能力下降。认知训练可延缓进展但难以完全逆转。
5.情绪障碍:抑郁、焦虑或情绪失控常见,与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及病后心理应激相关。抑郁表现为兴趣减退或自杀倾向,情绪失控多因额叶损伤导致。需结合药物与心理干预综合治疗。
脑梗塞后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复发。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过度劳累可能加重症状。饮食需低盐低脂,控制基础疾病。家属应关注心理变化,及时疏导负面情绪。出现头痛呕吐或症状加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