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咽炎咳嗽可服用清热解毒中成药、止咳化痰药物、抗过敏药物、局部含片或喷雾剂、退热镇痛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清热解毒中成药:这类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作用,适用于咽炎引起的咽喉红肿疼痛。常用药物包括板蓝根颗粒、金银花露等,能缓解咽喉部炎症反应,减轻咳嗽症状。部分药物需根据年龄调整剂量,避免过量服用引起胃肠不适。
2.止咳化痰药物:针对咳嗽痰多的情况,可选用小儿专用止咳糖浆或颗粒。药物成分常含川贝母、枇杷叶等,能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减少咽喉刺激。干咳无痰时慎用祛痰药,避免加重呼吸道干燥。
3.抗过敏药物:若咳嗽与过敏因素相关,如夜间加重或伴有鼻痒,可短期使用抗组胺药物。这类药物能减轻咽喉黏膜水肿,缓解刺激性咳嗽。需注意可能引起的嗜睡副作用,避免白天过量服用。
4.局部含片或喷雾剂:直接作用于咽喉的含片或喷雾剂能快速缓解疼痛和干痒感。成分多含薄荷脑、冰片等,具有局部麻醉和消炎作用。幼儿使用时需防止误吞,喷雾剂建议在成人协助下操作。
5.退热镇痛药物:伴有发热或明显咽痛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此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并缓解疼痛,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与其他退热药联用。
用药期间需观察症状变化,如咳嗽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呼吸急促、高热不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中成药与西药联用时间隔两小时以上。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减少辛辣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