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缺手术后需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复查心脏功能、注意观察有无胸闷气短等异常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遵医嘱服药:术后常需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需按时按量服用,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方案。若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2.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术后早期需限制活动量,以散步等轻度活动为主,3个月内避免跑跳、提重物等。康复期可逐步增加运动强度,但需以不引起心悸、呼吸困难为原则。术后半年内避免竞技性运动。
3.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伤口需每日消毒并更换敷料,避免沾水或摩擦。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拆线前避免洗澡,可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术后2周内伤口愈合期尤其需谨慎护理。
4.定期复查心脏功能: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等,评估缺损闭合情况及心功能恢复状态。长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残余分流等潜在问题。
5.注意观察有无胸闷气短等异常症状: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心悸或乏力,若持续加重伴胸痛、晕厥需立即就诊。夜间睡眠时可垫高枕头减轻心脏负荷。出现咳嗽、下肢水肿等表现可能提示心力衰竭。
术后恢复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饮食宜清淡,控制钠盐摄入,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康复过程中如有疑问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