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炎的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谱检测、心脏超声检查、心脏磁共振成像、心内膜心肌活检。具体分析如下:
1.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诊断心肌炎的基础手段,能够发现心律失常、ST-T改变等异常表现。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特征性变化,严重者可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适合作为初步筛查工具,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心肌酶谱检测:通过血液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等指标,反映心肌损伤程度。心肌炎患儿通常出现肌钙蛋白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心肌酶谱动态监测可观察治疗效果,但需注意其他心脏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变化。
3.心脏超声检查:超声可直观显示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如心室扩大、室壁运动减弱等。部分患儿伴随心包积液,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表现。心脏超声无辐射、可重复操作,但对早期轻度心肌炎敏感性有限,需结合临床判断。
4.心脏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能清晰显示心肌水肿、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对心肌炎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延迟强化成像可区分活动性炎症与陈旧性病变,但检查时间长、费用较高,多用于疑难病例或评估预后。
5.心内膜心肌活检:通过获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心肌炎的金标准。可明确炎症细胞浸润、坏死等表现,但属于有创操作,存在一定风险,通常用于病情危重或诊断不明确的患儿。
心肌炎患儿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心脏负荷加重。饮食宜清淡,保证充足休息。定期随访监测心脏功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不可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