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异常是指尿液检测结果超出正常参考范围,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或其他身体部位的疾病或功能紊乱。尿常规作为基础筛查项目,通过分析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以及化学成分等指标,能够反映肾脏功能、代谢状态及感染情况。异常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进一步评估,不可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尿常规异常可能涉及多个方面。蛋白质阳性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葡萄糖阳性可能与糖尿病、肾小管损伤有关;潜血阳性需警惕泌尿系结石、肿瘤或感染;白细胞升高多提示尿路感染;管型或上皮细胞异常则反映肾小管损伤。部分异常也可能由生理因素引起,如剧烈运动后短暂蛋白尿、月经期污染导致的潜血假阳性。药物、饮食或留尿方式不当同样可能干扰结果,例如维生素C摄入过多可能掩盖葡萄糖检测结果。
发现尿常规异常时,建议及时就医复查,避免自行解读。留取晨起中段尿可提高准确性,女性应避开月经期。复查仍异常者需完善尿沉渣、尿培养、肾功能或影像学检查。注意记录排尿症状如尿频、尿痛、水肿等伴随表现。妊娠期出现尿蛋白需警惕子痫前期。部分健康人群可能出现一过性异常,但持续异常通常提示病理状态。日常保持充足饮水,避免憋尿,有助于泌尿系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