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需要做粪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电解质检查、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腹部超声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粪便常规检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性状及显微镜下检查,判断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脂肪滴或寄生虫卵,帮助区分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粪便隐血试验可检测消化道出血,而pH值降低提示乳糖不耐受可能。
2.血常规检查:通过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可评估脱水程度及是否存在血液系统异常。
3.电解质检查:腹泻可能导致钠、钾、氯等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引发低钠血症或低钾血症。检测血电解质水平有助于评估脱水类型及指导补液方案,避免纠正不当引发并发症。
4.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轮状病毒是婴儿腹泻常见病原体,通过粪便免疫层析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抗原,快速明确病因。阳性结果可针对性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5.腹部超声检查:排除肠套叠、肠梗阻等急腹症,观察肠壁厚度、肠蠕动及腹腔积液情况。超声无辐射,适合婴儿检查,对肠道结构异常有较高诊断价值。
腹泻期间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尿量及皮肤弹性,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避免滥用止泻药,母乳喂养可继续,配方奶喂养可暂时改用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如出现发热、血便或持续呕吐,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