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刮对子宫腺肌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治疗效果有限。诊刮主要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排除子宫内膜病变或恶性肿瘤,尤其适用于伴有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子宫腺肌症病灶多位于子宫肌层,诊刮难以直接触及深层病变,因此无法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疾病,常导致痛经、月经量增多等症状。诊刮可以帮助鉴别是否合并子宫内膜息肉、增生或癌变,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对于以异常出血为主诉的患者,诊刮能明确病因并指导用药,如激素治疗或放置曼月乐环。但若症状主要由肌层病灶引起,则需依赖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MRI或手术如病灶切除、子宫切除进行干预。诊刮的局限性在于无法改善肌层病变本身,仅作为辅助诊断工具。
进行诊刮前需评估患者出血风险、感染可能及麻醉耐受性。术后需注意观察阴道出血量及腹痛情况,避免剧烈活动。若病理结果提示恶性病变,需进一步扩大检查范围。对于计划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诊刮后需结合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方案。长期管理子宫腺肌症需综合药物、手术及生活方式调整,诊刮仅为诊断环节之一,不可替代全面治疗。